今天,一个家长和我哭诉,她家的孩子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,昨天放学回家,就和妈妈说要去一个同学家玩,妈妈问他作业做完了没有,他说要先玩回来再做作业,于是妈妈没有同意,这个孩子顿时在家里耍泼,把桌上的东西都扫到地上,大哭大闹,妈妈用手机把孩子的哭恼,拍了视频发给老公处理,老公回到家,不由分说,把孩子按在地上,一顿胖揍,打断了一根手指。。。
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并没有在孩子身上延续,又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,妈妈看到孩子被打,于是与丈夫理论,数落丈夫的种种不满,闹到要离婚,丈夫愤然出走,宁愿呆着车里,也不愿意回家,整个家庭一地鸡毛。

看到这样的场景,我只想说,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机,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,直接由父母决定!

第一、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,如果脾气暴躁的孩子,家长不要揪着他的脾气不放,要放大他其他的优点,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孩子自己是有判断力的,他知道自己不对,只是他做不到情绪管理而已,这个时候,家长千万不要就脾气暴躁的这个缺点去刺激孩子;

第二、对孩子的管理是满足需求,而不是一味的堵、禁止、不准,孩子有出去玩的需求,有可能他已经答应了同学,不方便失约,有可能有重要的话题,迫不及待去分享,总之,对孩子而言,有比作业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,并不一定就是不想做作业,这个时候,家长应该首先满足需求,然后再提出要求,比如说让孩子规划作业时间,先玩还是先作业,都由孩子决定,如果孩子按规划完成了任务,还要给予奖励。孩子急躁的时候,家长千万不要急;

第三、妻子和丈夫在家庭中的角色一定要有分工,遇到原则性的大事(比如撒谎、欺负弱小、偷东西、不尊敬老师等品质项目),家长要同仇敌忾,保持一致的强硬,制止孩子的错误,但是遇到非原则性的事情,比如作业、生活习惯、懒散等这些问题,千万不能一个喊打一个喊杀,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让家庭成员更加紧张。夫妻的分工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来分工,善于策划的一方,负责给伴侣提供一套方案,而善于沟通的一方,负责与孩子一起来执行这套方法。

第四、孩子的教育,归根到底是家长的反思,如果我们父母做不到相敬如宾,孩子怎么会有温文尔雅的气质;如果我们做不到沟通顺畅,孩子怎么会乖巧懂事;如果我们做不到积极向上,孩子怎么会自信满满,所以,家长对孩子不满的时候,多想想自己哪些地方没做好,家庭幸福了,90%的孩子问题,都会解决。
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¥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。 添加 微信:a1978531790 官网:www.xlzxkf.com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xlcs.com/5373.html